六百四十年光陰,昆中藥 1381以草木為筆,仁心為墨,在中華大地上書寫著“大藥厚德,痌瘝在抱”的篇章。站在傳承與創(chuàng)新的交匯點,一個源自上古的神圣符號——白澤,成為了昆中藥1381的精神圖騰。這絕非偶然的選擇,而是跨越時空的文化共振,是中醫(yī)藥脈精神與使命的呼應,亦是對“640年非遺,制上乘中藥”的承諾。
古籍中白澤的靈性啟示
白澤之名,承載著華夏先民對智慧與祥瑞的想象?!稖Y鑒類函》卷四三二引《山海經(jīng)》當是最早記載自澤神話的文獻。古籍中的白澤作為“通曉萬物、祛邪禳災”的瑞獸形象出現(xiàn):
晉代葛洪在《抱樸子·內(nèi)篇》中記載:“白澤知鬼神之情狀”,能辨識天下精怪,通曉祛病消災、養(yǎng)生延年之術。
明·白澤紋樣復原圖
文獻記載,白澤受黃帝之托,將自己所知的一切邪祟繪成圖片,并加注以提醒世人,是為《白澤圖》的來歷。它能辟除人間一切邪氣,“為時除害”。表達了古人對自然智慧、道德理念,健康平安的向往,并將智慧、陪伴、健康、養(yǎng)正的理念融合于白澤這一瑞獸形象中。歷史上,在依仗旗幟、儀服繡像、中醫(yī)典籍、佛教道觀中均可見到白澤的身影,白澤已然成為了象征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傳承。
敦煌藏經(jīng)洞中的白澤 《萬歷大明會典》中的白澤
正因這份傳承,百年前的昆中藥前身老號匠鋪將藥碾鑄為白澤瑞獸之形,將白澤所承載的精神內(nèi)涵與美好祝愿融入精工修合之中,如今,這尊承載著制藥初心的白澤古碾,靜臥于昆中藥博物館。
昆中藥博物館館藏 清·白澤藥碾
文化歸心:昆中藥1381的百年傳承
白澤承載的文化基因,不僅隨著老藥碾保留至今成為館藏,更將“智慧、陪伴、健康、養(yǎng)正”的理念注入每一個昆中藥人的心里。在640年制藥實踐所淬煉的精神內(nèi)核中,在今天映照了中醫(yī)藥文化的核心與制藥人的使命追求。
作為昆中藥1381品牌符號的白澤
如白澤“達知萬物之情”,六百余年來,朱雙美、翟玉六、管浚、姚印軒等名醫(yī)大家,以《滇南本草》等中醫(yī)藥經(jīng)典為綱,依托生長著8875種上乘藥材的云南山水,世代研習這一上乘藥材寶庫中的千方百味,將藥材特性與組方智慧化為丸散膏丹。白澤形象,正是昆中藥1381恪守《滇南本草》、傳承中醫(yī)藥智慧的象征,同時飽含著對歷代中醫(yī)智慧傳人的致敬。
歷史上的白澤作為祛邪禳災、帶來安康的瑞獸,或在門楣檐頂、或于儀服禮器。這份對安寧的祈愿,與昆中藥1381作為“世界最古老制藥企業(yè)”“中華老字號”所肩負的使命深刻共鳴。自明洪武14年創(chuàng)立,滄海桑田中,臨福行、臨太行、臨陽行等商行通過茶馬古道將云南上乘藥材流通全國;朱氏雙美號、體德堂、成春堂等藥鋪醫(yī)館以醇厚藥香守護一方康寧。傳承至今,昆中藥1381始終如一地以上乘中藥守護大眾健康。白澤形象,正是昆中藥1381“以時間淬煉上乘,以品質(zhì)回應時代”的陪伴承諾。
古籍中的白澤“辟邪祟”“以戒于民,為時除害”,與中醫(yī)“扶正祛邪”之核心理念相呼應。昆中藥傳承自82家前身老號和19家行商,一代代名醫(yī)藥工懷著對中藥文化精華的敬畏和醫(yī)者仁心,恪守“毋減毋糙修精品,勤心勤力志康寧”初心使命,將天下人的健康與疾苦懷抱于心,精選道地上乘藥材,嚴循非遺制藥工藝。白澤形象,是昆中藥1381“大藥厚德,痌瘝在抱”使命宣言的具象體現(xiàn)。
白澤乃仁德感召之瑞獸,與昆中藥1381“養(yǎng)正”之道高度契合?!兑讉鳌っ蓚鳌份d:“蒙以養(yǎng)正,圣功也”。制藥即修行,昆中藥人世代堅守“精工修合丸散膏丹,遵法炮制生熟飲片”的制藥信念,對每一道工序傾注近乎苛求的標準,確保出品皆上乘。白澤形象,體現(xiàn)昆中藥1381“以非遺精工養(yǎng)藥之正,以厚德匠心養(yǎng)人之正”的理念。
孫思邈箴言:“人命至重,有貴千金,一方濟之,德逾于此?!碧m茂曾在《滇南本草序》中寫道:“特救民病,以傳后世,為永遠濟世之策”。制藥者的宏愿,莫過于以精湛技藝護佑蒼生,遠離疾苦、樂享安康。白澤自古以來,承載了人們心中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。昆中藥1381以白澤這一文化符號自勉,以“640年非遺,制上乘中藥”為追求。在“健康中國2030”戰(zhàn)略縱深的關鍵節(jié)點,以上乘品質(zhì)助力中醫(yī)藥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,以文化傳承賦能老字號品牌。
相關稿件